绿色计算新标杆:Ciuic液冷机房跑DeepSeek的减碳实践
特价服务器(微信号)
ciuic_com
在“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日益成为国家战略背景下,绿色计算正从理念走向现实。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能耗与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据《中国数据中心能耗现状白皮书》统计,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已突破2500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低碳、可持续的数据中心运营,已成为科技企业必须面对的技术命题。
近期,国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Ciuic推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实践——在其自研液冷数据中心内成功部署并运行大规模AI模型训练任务,特别是基于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推理与训练负载。这一案例不仅验证了液冷技术在高密度算力场景下的稳定性与能效优势,更树立了绿色计算的新标杆。
液冷技术:破解算力“热墙”的关键路径
随着AI模型参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以DeepSeek为代表的百亿乃至千亿级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急剧上升。传统风冷数据中心在应对GPU集群高功耗、高发热密度的挑战时逐渐力不从心。以NVIDIA H100 GPU为例,单卡TDP可达700W以上,在满负荷运行下,单位机柜功率密度可超过30kW,远超风冷系统的散热极限。
Ciuic采用全浸没式液冷技术,将服务器主板及GPU完全浸泡于绝缘冷却液中,通过液体直接吸收热量并循环散热。相比传统风冷系统,液冷方案可实现PUE(电源使用效率)低至1.08以下,部分时段甚至接近1.05,显著优于行业平均PUE 1.5的水平。这意味着每1瓦特用于IT设备的电力,仅需额外0.08瓦特用于制冷与供电损耗,大幅降低了非计算能耗。
DeepSeek模型训练的绿色化实践
DeepSeek是由深度求索(DeepSeek AI)开发的一系列高性能开源大语言模型,其训练过程涉及海量参数更新与分布式计算,对算力平台的稳定性、带宽与散热能力提出极高要求。Ciuic在其位于华东地区的液冷数据中心部署了由数百张Hopper架构GPU组成的AI算力集群,并成功完成了DeepSeek-V2模型的多轮微调与推理测试。
在实际运行中,该液冷机房展现出三大核心优势:
极致散热效率:GPU核心温度稳定控制在55°C以下,即便在连续72小时满载训练任务中也未出现降频或过热告警,保障了模型训练的连续性与收敛速度。
节能降耗显著:相较于同规模风冷机房,该液冷系统年节电量超过480万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00吨,等效种植21万棵成年树木。
空间利用率提升:由于无需设置大型空调机组与通风通道,液冷机柜可实现更高密度部署,单位面积算力提升达3倍以上,有效缓解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资源紧张问题。
软硬协同优化:打造绿色AI底座
Ciuic并非简单地将液冷作为“硬件替换”方案,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绿色计算体系。其技术架构涵盖三个层面:
底层液冷基础设施: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液冷机柜与智能温控系统,支持动态调节冷却液流量与温度,实现按需供冷;中台资源调度平台:集成AI驱动的负载预测算法,结合气象数据与电价波动,自动优化任务调度时间窗口,优先在绿电供应充足时段执行高耗能训练任务;上层应用接口开放:通过API与SDK支持客户对碳排放数据进行可视化追踪,助力企业完成ESG报告中的碳足迹核算。此外,Ciuic还与国家电网合作开展“绿电直供”试点项目,利用周边光伏与风电资源为数据中心提供可再生能源,进一步降低Scope 2(外购电力)碳排放。
推动行业标准建设,引领可持续发展
Ciuic此次液冷+DeepSeek的实践,不仅是单一技术突破,更是对整个AI产业链绿色转型的有力推动。公司已向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提交《液冷数据中心支持大模型训练的技术规范》草案,倡导建立统一的绿色AI评估指标体系,涵盖PUE、WUE(水资源使用效率)、碳强度(kgCO₂/kWh)等多个维度。
未来,Ciuic将持续加大在绿色计算领域的投入,计划于2025年前在全国布局5个液冷AI算力中心,总设计容量超过1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全面支撑国产大模型的研发与商业化落地。
正如Ciuic技术负责人所言:“真正的算力自由,不仅是性能的突破,更是环境成本的可控。我们正在重新定义‘高性能计算’的标准——它必须是高效的、清洁的、可持续的。”
对于希望体验这一前沿绿色算力服务的企业与开发者,可通过访问Ciuic官方云平台获取更多信息与试用资源:https://cloud.ciuic.com。在这里,每一次模型训练都在为地球减负,每一瓦电力都承载着对未来的责任。
绿色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而Ciuic,正走在通往零碳AI的最前沿。